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工作交流

家底要清

发布时间:2010-02-08 00:00 浏览量:

  前段,某单位在清理旧库房时,撬开了一只紧靠在墙角,好多年没人管理,锈迹斑斑的文件柜,没料到里面竟存放着几十份秘密级文件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终因年岁久远,人事更迭,查也查不清楚了。可以想象,类似这样锁着的铁皮柜、办公桌还有不少。

  笔者在日常的保密检查中也发现,有些单位对待密级文件就是一锁了之。等到保密检查、文件清退时,翻箱倒柜,还是找不齐全部的文件。

  存在这种现象,究其原因,就是保密意识不强,“家底”不清。

  多少年来,机关人满为患、办公用房紧缺的情况比比皆是。平房换楼房,旧房换新房,档案室、保密室的文件、资料越积越多,得不到及时清理、盘点。在机关,人们还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:一些人调离了,一些人退休了,办公桌、文件柜,甚至办公室却长期不清理移交。当然,这里有比较复杂的原因。于是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慢慢地形成了“历史遗留”问题。这些历史遗留问题,一般不会自动浮出水面,除非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失泄密事件。这种状况,既不利于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,也不利于国家秘密安全,当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  工作调动,退休离职,本属正常现象,社会的进步就是靠这种人的流动作为动力的,一代代、一茬茬,生生不息。然而,作为管理者就要做到心中有数,人员流动了,该归还的物品归还没有,该清理上交的文件清理上交没有,心里都要有本帐。因此,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起来,抽出点时间清理机关的“家底”,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新的“家底”不清,否则,造成严重后果,就悔之晚矣。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信息来源:未知来源作者:责任编辑:陈伟
打印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