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工作交流

关于保密检查的几个问题

发布时间:2011-06-01 00:00 浏览量:

  保密检查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活动,角色准不准、作风实不实、心态正不正,不仅关系到检查组的权威性,而且影响着督导检查的实际效果。因此,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,要把握好以下几点:
  一是在角色的把握上,既要当好督查官,又要当好宣传员。保密检查组的首要任务是扮好督查官的角色,按照职责认真开展督查工作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但保密检查人员又应当发挥宣传员的作用,充分利用检查期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深入实际、面对公务员的有利时机,大力宣传保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积极宣传保密工作的基本常识和技能,自觉把保密检查的过程变成强化公务员保密意识、普及保密知识的过程。
  二是在检查重点的把握上,既要突出重点的内容,又要突出重点的单位。要依据每次检查的指导思想、目的、要求确定检查的范围,根据工作任务、形势发展、单位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检查的重点。既要考虑覆盖面和代表性,能够对保密工作整体状况有一个宏观把握;又要突出融汇点和针对性,将目光聚集于与当前形势和任务密切相关,保密工作任务重、难度大的重点涉密单位和人员。
  三是在查处问题的分寸把握上,既要讲原则,又要讲方法。找问题、查隐患、堵漏洞、讲危害,必须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,特别是对一些明显违规违纪的现象,该出示“红牌”的要果断出示“红牌”,须责令整改的要限期整改,决不能心慈手软、优柔寡断、含糊其辞。但在时机、场合的选择和态度、语气的把握上,应当注重分寸,适当考虑受检单位的“面子”需求和心理承受能力,以及解决任何矛盾、问题大都需要的那种和谐氛围,切忌感情用事,盛气凌人。
  四是在“聚集点”的把握上,既找“岔子”,也要寻“亮点”。从通常意义上讲,找“岔子”是保密检查的内在要求,也是每一次保密检查活动的主要任务。但找“岔子”决不是保密检查的全部内容,无论实施检查,还是总结讲评,都应当坚持“双面观”、“两分法”,既要敢于指出问题、提要求,又要善于捕捉受检单位在保密工作中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并及时给予肯定。抓住了这些闪光点,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者的积极性,而且也会为培养典型、宣传先进打下基础。
  五是在工作方式的把握上,既要履行“工作队”的职能,又工发挥“传帮带”的作用。当我们在具体实施检查时,身边都会跟着许多人,其中既有受检人,也有受检单位的领导和保密部门的人员,因此,我们在完成检查任务的同时,也以自己的行动,在周围的人示范着如何组织保密检查,如何实施保密检查的过程。
  六是在检查的手段上既要重视行政手段,又要注重技术手段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保密检查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。仅凭过去那些眼看、嘴问、手翻的老方法已完全不能承当现实的保密检查任务。因此,我们在具体实践中,既要保持和发扬过去传统方法和手段,更要适应形势的发展,重视和发挥技术性检查的作用。要通过我们的努力,增添一些诸如频谱分析、网络监测、手机信号监测、计算机漏洞扫描、计算机违规行为检测等设备,提高保密检查的能力。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信息来源:未知来源作者:责任编辑:陈伟
打印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