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工作交流

浅谈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

发布时间:2010-08-20 00:00 浏览量:
  涉密载体销毁作为涉密载体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,是保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,对于保守国家秘密、维护国家利益,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针对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,最近,由省国家保密局牵头,对长沙地区要害部门周边的47家废品回收站进行了一次重点检查抽查,发现了一些单位在涉密载体销毁工作中存在的隐患,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的思考。
   一、当前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
  一是定密混乱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定密不严格。有的单位对于《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汇编》中明确要求定密的文件没有定密。二是定密不规范。有的单位存在同一内容文件出现两个不同密级;还有的单位就图省事,干脆全部定密。三是国家秘密一定终身。一些单位没有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,及时解密或延密,既给国家安全带来了隐患,又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。
  二是销毁不严。从检查情况看,造成销毁不严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:第一,保密岗位干部调整频繁,保密意识不强,业务工作不熟,将密级文件当一般资料处理;第二,一些单位对办公场所管理不严,出现清洁工将文件资料当废品卖的情况;第三,保密宣传教育不够,有的干部把工作资料随便带回家,并自行处理;第四,报废的涉密计算机硬盘、软盘、U盘等磁介质载体因为不会销、无法销,乱扔乱放问题比较突出。
  三是监管缺位。没有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,特别是一些领导强调部门中心工作较多,对涉密载体的销毁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,同级监管部门形同虚设,同时监管干部常常身兼数职,没有时间和精力监督涉密载体的收送销过程。
   二、现阶段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
  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,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,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,认真抓好这项工作,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。
  (一)要提高保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。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:一是选准配强队伍。保密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工作做得如何,主要依赖于保密干部的能力和素质。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看,各级各部门要把那些热爱保密工作、政治责任心强、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同志选调充实到保密工作岗位上来。二是加强业务培训。省市保密工作主管部门要每年定期组织1-2次专业培训,培训对象着重为各单位部门新任保密干部和负责保密工作的领导,帮助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。三是注重岗位自学。各单位部门保密干部一定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,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认真学习弄懂保密法规知识和有关政策规定以及要求。
  (二)要建立完善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长效机制。第一,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尽快出台《全省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办法》,各个单位加快制定本单位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。第二,完善考核体系,建立健全奖惩机制。对于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,对于违反保密规定或者发生失、泄密事件的单位或个人严肃处理直至依法惩办。第三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。定期召开保密干部联席会议,及时沟通交流最新工作情况和心得,反映问题。涉密载体销毁管理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生变动,立即通过联席会议上报更新。第四,建立联动机制。与工商、公安等部门联动执法,不定期对可能产生隐患的单位和场所进行检查,对违规违法贩卖、泄露涉密载体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。第五,建立电子化管理信息系统。实现涉密载体制作管理、纸质涉密载体管理、非纸质涉密载体管理、涉密载体监督销毁管理、涉密设备管理、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、监督检查管理、涉密销毁工作人员登记、车辆管理、报表管理、法律法规和系统设置管理电子化,做到可录入、可查询、可统计、可分析。
  (三)改进和创新涉密载体销毁手段。一方面要按照国家保密局的要求,尽快建设完善专门的销毁场所,配备专门的力量,规范收、送、销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,在安全、保密、封闭的环境中集中统一销毁涉密载体。另一方面要针对涉密载体形态的多样性、运行模式的多样化特点,引进先进的销毁专用设备,对不同的载体介质实行安全、彻底的粉碎,达到不可还原的目的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信息来源:未知来源作者:责任编辑:陈伟
打印 关闭